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乌孙金鑫)
中班教案成都特色
一、设计理念
(一)重视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家乡的一景一物、一山一水对于学生来说都
是亲切和具有人情味儿并且贴近他们的生活的。从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体验、感悟出发,重
视生活对于他们的价值,以适合学生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方式来探索生活中的“美”与
“丑”,在“美”中提升生活,在“丑”中反思生活。
(二)重视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课程标准强调“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
高德育的实效性”。本活动选取学生实践中真实可信的人、事和现象,采取符合学生身心发
展特点,并且调动家长资源,赋予活动形式更多的生动性和乐趣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通过亲
身实践和汇报,认识现实问题,在自主和合作学习的方式中逐步解决问题,获得真知和真实体
验,并最终形成自己的感悟。
二、活动内容分析
最美不过家乡,最淳不过家乡人,最深不过家乡情。生活在成都——这座美丽风情的城市,
我们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家乡跳动的心脏。“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家乡是每个人心中
最温暖的归属,教师将该主题赋予本土化和生活化的意义。以实际生活整合学习内容,把孩子
们的家乡——“四川省成都市”定义为“一方水土”,把这片热土上的人民(包括孩子们自
己)定义为这“一方人”,让“一方人”深入“一方水土”去发现“美”、展现“美”,同时
也要关注“丑”、反思“丑”,让孩子们产生热爱家乡、爱护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思
想感情。
因此,在结束第二组课文的学习以后,乘热打铁,举办此次活动。经过精心设计,本活动分
为以下几个主题板块:采风成都(成都的风景);嘿!吃货看过来!(成都的美食);三
国文化耀天下(成都三国文化);我们都是成都人(成都的名人、普通人)。在这四个主
题中,一反关于关于“家乡”主题的活动中一味只捡“好的”讲,进行“歌功颂德”。我将和
孩子们一起呈现一个他们眼中的真实的成都水土和成都人,让孩子们不仅欣赏和发现美,更
懂得在“丑”中反思自身行为。
三、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处于小学学习中段,对社会的认知还处于低级阶段,行为习惯的塑造强化
和道德水平发展受身边人和社会现象影响较大,因此本活动在注重在家长配合以及老师指
引下,引导学生发现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根据课程标准的指导,老师还应该注重引导中学段的孩子了解本地区的自然和经济环
境,以及民风民俗和文化活动,感受本地区的发展。了解对本地区发展起重要作用的人物,萌
生热爱家乡的感情。除此还应该认识不良的社会风气,拥有一双批判发展的眼睛。因此学生
在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就不仅要搜集成都“美”的一面,同时也注重发现“丑”的一面。
四、活动时间安排
活动时间根据活动过程和具体环节来安排,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活动准备阶段
(一星期),学生提前利用课余时间或其他非在校时间,分组(组内继续分派任务)在家长、
老师或其他成人指导下,完成老师布置分派的任务;
第二,活动进行阶段(两课时),学生可邀请家长,分组汇报表演; 第三,活动评价阶段(视
本文发布于:2024-05-19 15:37:30,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yoguilin.com/ge/82/858587.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