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物语

更新时间:2025-09-23 09:17:55 阅读: 评论:0

-

海物语
2023年2月28日发(作者:象山松兰山)

纪念|五⽉初六鉴真⼤师圆寂⽇——是为法事也,何惜⾝命

2021年6⽉15⽇,农历五⽉初六

鉴真⼤师圆寂纪念⽇

⼀千三百多年前,有⼀位⾼僧在花甲之年东渡⽇本弘法,历经⼗⼀年,五次失败,期间颠沛流离、双⽬失明,36名弟⼦

客死异乡,200多名弟⼦背他⽽去。然⽽他不改其志,六次东渡,终获成功,⼴弘佛法于⽇本,他就是⼤名⿍⿍的鉴真

⼤师。

出家前后

鉴真⼤师(688—763),俗姓淳于,⼴陵江阳(今江苏省扬州市)⼈。在他很⼩的时候,有⼀次随⽗亲到家乡的⼤云

寺拜佛,他当时就对⽗亲说⾃⼰要出家,⽗亲为此⽽惊喜,⽴即表⽰同意。于是鉴真⼤师便在⼗四岁时,从智满禅师出

家。

据《唐⼤和上东征传》记载,鉴真⼤师后归淮南,教授戒律,每于“讲授之间,造⽴寺舍……造佛菩萨像,其数⽆量”。

在佛教建筑、雕塑等⽅⾯,颇多建树。在医药学⽅⾯,博达多能,品鉴极精,曾主持过⼤云寺的悲⽥院,为⼈治病,亲

⾃为病者煎调药物,医道甚⾼。

我国的唐代,⾼僧辈出、寺院林⽴、佛学昌盛、信徒众多,“从国外引进”的佛教,经五六百年后已深深植根于华夏⼤

地,并形成繁花怒放、硕果耀⼈的⿍盛局⾯。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唐代的中国已成为当时世界佛学的中⼼。

同⼀时期的⽇本、朝鲜及东南亚各国都受到中国佛教的影响,各国之间在经济、⽂化交流的同时,也进⾏了佛学的交

流。

东渡缘起

唐⽞宗天宝元年(742),到唐朝游学的⽇本僧⼈荣睿和普照,受⽇本天皇之命,准备物⾊⼀位中国的⾼僧到⽇本弘扬

佛法,他们久仰鉴真的学识功德,于是专程从长安赶到扬州⼤明寺拜访鉴真⼤师。

荣睿、普照见到⼤师,⾏弟⼦之礼。荣睿恭敬地对鉴真说:“我国虽有三藏经法,但缺少传法⾼僧。我们受天皇之命,

恭请⼤师暂舍此⽅的优厚环境,到海东的我国去当导师。”鉴真⼤师见荣睿、普照情词恳切虔诚,便爽快地接受了对⽅

的邀请,决定东渡⽇本。

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海路航⾏⼗分艰险,不少僧⼈考虑到这点,不禁⼗分犹豫不定。鉴真⼤师却毅然表⽰:“为传佛

法,何惜⾝命!尔等不去,贫僧⼀⼈也要去!”⼤师的态度感动了众僧,当时就有⼆⼗多⼈表⽰愿随⼤师东渡。

历经磨难

这年,出海的准备⼯作已经做好,但由于鉴真⼿下弟⼦们意见分歧,错过了时机。

第⼆年⼗⼆⽉,⼤师第⼆次东渡,但出海不久,船只触礁受损,只好折回。

第三次东渡,由于有⼈报告了官府,受阻未成。

天宝三年(744),鉴真派弟⼦预先购买船只,并率众秘密南下,以“巡礼佛迹”为名,准备第四次东渡。不料留在扬州

的弟⼦们出于对师⽗的爱护,向官府呈递了阻⽌鉴真东渡的⽂书,于是官府派兵拦截了鉴真⼤师⼀⾏,并护送回扬州。

四年过去了,天宝七年(748),鉴真⼤师开始了第五次东渡。没想到船只出海后遇到狂风巨浪,失控迷航。剧烈的颠

簸使所有的⼈都呕吐不⽌,⼏天后船上的淡⽔喝完,⼀连五天五夜,⼤家滴⽔未进鉴真不愧佛门⾼僧,在这⽣死难⼘的

境况下。⼤师依旧⼗分镇定,每天只靠嚼⼏粒⽣⽶维持。到第七天才逢喜⾬,⼤家痛饮⼀番,基本恢复过来。然⽽漂流

了⼗四天以后,⼤家才发觉靠岸的地⽅不是⽬的地⽇本国,⽽是偏离⽇本国更远的海南岛南部,鉴真⼤师⼀⾏过海到了

⼴州,准备北上,再次东渡。

实现夙愿

这时鉴真⼤师由于劳累过度,加上南⽅炎热,患了眼疾,医治⽆效,不久后竟双⽬失明。接着,⽇本僧⼈荣睿不幸病

逝,鉴真⼤师得⼒的弟⼦祥彦⼜在途中死去。⼏次东渡先后受阻受挫,已损失三⼗六位中国和⽇本僧⼈的⽣命,但这⼀

切劫难并没有使鉴真⼤师退缩。

天宝⼗⼆年(753),⽇本遣唐使藤原清河⼀⾏到扬州,向鉴真⼤师致礼,再次表⽰邀请⼤师赴⽇传法的意愿。鉴真⼤

师不顾⾃⼰已六⼗五⾼龄且⼜双⽬失明,毅然同意。

这年⼗⼀⽉⼗六⽇,鉴真⼤师⼀⾏(除⼤师外,还有⼤师的弟⼦法进、昙进、尼智⾸以及优婆塞潘仙童等)乘搭⽇本遣

唐使的船只做第六次东渡,从沙洲黄泗浦出发,于⼗⼆⽉⼆⼗⽇中午顺利抵达⽇本萨摩秋妻屋浦(今⽇本国九州岛南部

⿅⼉岛⼤字秋⽬浦)终于实现了东渡的夙愿。

异域传法

⽇本僧俗⼈众热情欢迎这位来⾃中国的⾼僧。第⼆年,鉴真⼤师⼀⾏被迎⼊⽇本都城奈良最著名的东⼤寺。天皇亲⾃下

诏称:“⾃今以后,授戒传律,⼀任和上(和尚)。”同时授予“传灯⼤法师”位。

四⽉,鉴真⼤师在东⼤寺筑坛举⾏隆重法会,为圣武上皇,孝谦天皇、皇后,皇太⼦及僧俗四百余⼈传授了戒律,⼤师

成为⽇本戒法的开⼭祖。鉴真⼤师后在东⼤寺⼤殿西侧建成戒坛院,接着⼜主持了兴建奈良唐招提寺的规划⼯作。鉴真

⼤师也成为了⽇本佛教律宗的开⼭始祖。

不仅如此,鉴真⼤师通晓医学,精通本草,他把我国中药鉴别、炮制、配⽅、收藏、应⽤等技术带到了⽇本,并传授医

学,热忱为患者治病。当时鉴真⼤师虽已双⽬失明,但他以⼝尝、⿐嗅、⼿摸来鉴别药物真伪,辨之⽆误,⼈称为汉⽅

医药始祖,⽇本之神农。

鉴真⼤师的东渡弟⼦及随⾏⼈员中,有不少是精通建筑技术的。在⼤师的设计及领导下,建造了著名的唐招提寺。由于

采⽤了唐代最先进的建筑⽅法,这座建筑异常牢固精美,经过⼀千⼆百余年的风⾬,⾄今屹⽴如初,成为研究了解中国

古代建筑艺术的最有价值的珍贵实物。

鉴真⼤师及其弟⼦在书法⽅⾯也有很深的造诣,他东渡时携带了王羲之的⾏书真迹⼀幅(丧乱帖)、王献之的⾏书真迹

三幅,以及其他各种书法五⼗卷。这对⽇本书道的形成起到了极⼤的促进作⽤。鉴真本⼈也是书法名家,其“请经书

贴”被誉为⽇本国宝。

⾼僧⽰寂

唐肃宗宝应元年(763),由于长期积劳,鉴真⼤师病重。五⽉六⽇,⼤师双腿盘空,⾯向西⽅的祖国圆寂,终年七⼗

六岁。死后三⽇,体温犹在,⼈呼“真菩萨”。⽇本⼈称鉴真为“天平之甍“,意为他的成就⾜以代表天平时代⽂化的屋脊。

鉴真的弟⼦在⼤师圆寂后所塑造的鉴真“夹纻⼲漆”座像,⼀直供奉在奈良唐招提寺中,并被⽇本奉为“国宝”。

1963年是鉴真去世⼀千⼆百年,中国和⽇本佛教界都举⾏了⼤型纪念活动,⽇本佛教界还将该年定为“鉴真⼤师显彰

年”。

1980年,这尊珍贵的塑像飘洋过海,回到离别⼀千⼆百多年的故乡“探亲”,成为中⽇⽂化交流史上的盛事。

☀藏识

藏识|今年元夜时佛前灯如昼——元宵节佛前供灯的三重深义

藏识|太虚⼤师常住灵隐寺的⼀年

藏识|五⼗年代灵隐寺⽅丈尘空法师遗著:五戒研究

藏识|⼉童节到了,您认识灵隐寺中的这⼏位“⼩朋友”吗

☀巡觅

巡觅|下⼀次来灵隐寺的法缘,在哪⼀年

巡觅|在岁⽉的年轮⾥,散发记忆的⾹

巡觅|重檐叠幢,仿佛⾝在净⼟

巡觅|朝礼灵隐寺的四个年头:温柔、从容、简单、坚定

☀学处

学处|《华严经》是佛在哪⾥演说的——七处九会,演⼤华严

学处|今⽇药王菩萨圣诞,⾝病、⼼病这位菩萨都能治

学处|《华严经》中的世界观(上)

学处|寺院在端午这天也吃粽⼦吗——禅师语录中的端午遗俗

☀观照

观照|不离贪嗔痴,如何得解脱

观照|断根本烦恼,得解脱⾃在

观照|考前睡不着,⽂殊妙智来帮助

观照|即便是躺平,也要去极乐世界躺啊

☀开⽰

开⽰|虚云⽼和尚:佛制结夏安居,是有种种道理的

开⽰|印光⼤师:⼉童教育读本

开⽰|慈⾈法师:“⼤⽅⼴佛华严经”七字,究竟有何含义

开⽰|弘⼀法师:《华严经》读诵研习⼊门次第

☀⼀偈

⼀偈|《普门品》——念彼观⾳⼒,众怨悉退散

⼀偈|《普门品》——胜彼世间⾳,是故须常念

⼀偈|《普门品》——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偈|《普门品》——福聚海⽆量,是故应顶礼

☀物语

物语|⽟兰——春⽇⽆限⽟兰花开⼭寺中

物语|茶花——不见茶花怎知春深如海

物语|海棠——着意寻春春不见,东风吹上海棠梢

物语|七叶树——只为昔时受记莂今来此地荫⼈天

☀常识

常识|不可不读的佛经——《⼤⽅⼴佛华严经净⾏品》

常识|⼊世的精神:布施

常识|你知道佛教所说的“五眼”是哪五种吗

常识|⼊世的精神:持戒

☀素⾷

素⾷|⼩满之⽇苦菜秀

素⾷|今⽇⼀份罗汉菜

素⾷|⾼考⽇,平常吃

素⾷|今⽇要吃的是粽⼦,甜的、咸的都好

☀分享

分享|因为疫情

分享|佛教与节约

分享|阳光洒进了我的⼼⾥

分享|供花四悟

☀赏析

赏析|唐代佛教造像:⽯佛、菩萨、⼒⼠、华严图像

赏析|华严经变相图⽚段——如来狮⼦图

赏析|犍陀罗艺术

赏析|元代佛画:华严法会图

☀历史

历史|佛经翻译时代的分期与制度的变迁

历史|唐宋时期的译场中都有哪些⼈

历史|字字珠玑的佛经在翻译时都有哪些规则

历史|佛经都有哪些翻译⽅法

☀阅读

阅读|丰⼦恺:⼭中避⾬

阅读|丰⼦恺:给我的孩⼦们

阅读|丰⼦恺:给我的孩⼦们

阅读|丰⼦恺:渐

阅读|丰⼦恺:端阳忆旧

☀故事

故事|觉贤三藏翻译《华严》龙族化⾝童⼦供养

故事|迦旃延尊者“买贫”

故事|猿猴的供养

故事|离越阿罗汉的牢狱之灾

☀视频

视频|观世⾳菩萨圣诞⽇,来听听云林志⼯古筝班合奏《⼤悲咒》

视频|历史珍影九⼗多年前西⽅摄像师眼中灵隐

视频|太虚⼤师与杭州灵隐寺的深厚法缘

视频|灵隐七叶树花盛开——华开便见祖师⾯叶布还惊帝⽹张

编辑|妙声

责编|海涛

随喜华严法会、供佛斋僧、每⽉放⽣

本文发布于:2023-02-28 22:21:08,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yoguilin.com/write/167759406885855.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上一篇:丽宫
下一篇:布拉图
标签:海物语
相关文章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
Copyright ©2019-2022 Comsenz Inc.Powered by © 数学伊甸园369文学xp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