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地理气温和气温的分布试题
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A.平原面积广大B.地势低平
C.海洋面积广大D.没有陆地
【答案】C
【解析】在世界气温年平均分布图上,由于南半球海洋面积广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所
以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北半球等温线比较曲折,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世界气温分布的特点。
2.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A.世界气温的分布大致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B.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C.南半球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D.同纬度的地区气温完全一样
【答案】D
【解析】
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A正确;根据气温的垂直递减率,海拔的高低会影响气温的变化,
B正确;南半球地形单一,以海洋为主,南半球的等温线较平直,大致与纬线平行,C正确;同纬
度地区,海洋与陆地的气温不同,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D错,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3.下列关于等温线的认识,正确的是()
A.等温线就是海拔相等点的连线
B.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都相等
C.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
D.北半球7月份的等温线比南半球的等温线稀疏
【答案】B
【解析】等温线就是把气温相等的点连接起来的线,故A错误;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都相
等,故B正确;等温线大致是东西走向,影响气温分布最主要的因素是纬度因素,故C错误;北
半球7月份的等温线比南半球的等温线密集,故D错误。
【考点】该题考查等温线的特点。
4.读下图分析完成下列各题
【1】此图所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
A.热带B.温带C.寒带D亚热带
【答案】B
【解析】该图所示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
位于温带地区,以地中海周边地区最为典型,故选B.
【2】此图反映的气温和降水的关系是()
A.全年高温多南B.全年低温少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干冷干燥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答案】D
【解析】根据图中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可知,该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是地中海
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
5.影响气温高低的最基本的因素是……………………()
A.纬度因素B.地形因素C.洋流因素D.海陆因素
【答案】A
【解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和地形地势因素等.相同纬度地带,海
洋和陆地气温不同,海拔高处和海拔低处气温不同.但从总体上看,世界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
降低.所以决定气温分布的基本格局的因素是纬度位置,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6.如果你爸爸今天要到南非出差(南半球),你将会建议他带
A.春装B.夏装C.秋装D.冬装
【答案】B
【解析】南北半球季节相反,现在我们这里为夏季,南非在南半球所以是冬季,因此应建议爸爸
带冬装。
【考点】该题考查南北半球的气候差异。
7.小明同学对于生活中的感受特别细心,他发现一天当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是在
A.10时B.正午12时C.2时D.14时
【答案】D
【解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日出前后。
【考点】该题考查气温的日变化规律。
8.某山山脚下气温为22℃,山顶气温为10℃,则这座山的相对高度是()
A.3600米B.2000米
C.600米.D.200米
【答案】B
【解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
米,气温约下降0.6℃,我们先计算出两地的气温差22℃-10℃=12℃,用气温差除以0.6℃再乘
以100就可以计算出两地的海拔高度差,12℃÷0.6℃×100m=2000m,则这座山的相对高度是
2000米。
【考点】该题考查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9.下列关于全球气温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论1月、7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B.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大
C.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
D.同一纬度,海洋气温均高于陆地
【答案】A
【解析】
全球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等温线密集,表示各地气温温差大,等温线稀
疏,表示各地气温温差小,受海陆因素的影响,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大,所以等温线比北半球
平直,同一纬度,海洋比热容大于陆地,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故本
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0.有一座山,在海拔720米时测量的气温为28.8℃,那么山顶(海拔为1520米)的气温应该
是
A.22.8℃B.24℃
C.28℃D.33.6℃
【答案】B.
【解析】计算山地气温变化,首先要算出海拔高度变化,再利用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6
摄氏度来计算温度变化。本题山顶气温应该是28.8℃-(1520-720)×6℃/1000=24℃
【考点】本题考查海拔影响气温的计算。
11.影响赤道与极地地区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D.地形
【答案】B
【解析】赤道地区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气温高;而极地地区纬度高,太阳高度
角小,太阳辐射弱,气温低,所以,影响赤道与极地地区气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故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相关知识。
12.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A.8时B.12时
C.14时D.16时
【答案】C
【解析】陆地的热量来自太阳的照射,早上8时,太阳照射热量比较弱,所以不会是最高温,A
错误。12时太阳照射最强,但热量的传递和地球升温需要一个过程,所以B错误,应选择C答
案。D答案的16时阳光照射减弱了,越不对。
【考点】本题考查气温的变化。
13.贝贝去年暑假爬了华山(海拔2155米)。当他到山顶时,不由感叹:“这里可比山脚下凉快
多了!”这是因为
A.海拔高,气温低B.离海远,气温低
C.纬度高,气温低D.出汗多,风吹而凉
【答案】A
【解析】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
米,气温约下降0.6℃.海拔高、气温低,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
要原因,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4.春节期间,广州鲜花盛开,哈尔滨冰天雪地,造成两地景观不同的原因是
A.地形的影响B.海陆位置的差异
C.纬度位置的差异D.地势的影响
【答案】C
【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人类活动等.其中,最
主要的因素是纬度因素.哈尔滨纬度较高,太阳高度小,受太阳光热少;广州纬度较低,太阳高
度大,受太阳光热多,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天气、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15.下列气候现象中,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的是
A.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稀少B.两极地区终年寒冷干燥
C.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D.台湾山脉东侧降水丰富
【答案】A
【解析】世界降水的规律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受海陆因
素的影响,中纬度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回归线穿过的大陆内部和西部降水少,东
岸降水多,台湾山脉西侧位于山地迎风坡,多降地形雨,且降雨量极大,被称为“雨极”.台湾山
脉东侧位于背风坡,降水稀少,故选A.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6.我国北方冬季寒冷,农民利用塑料大棚种植了许多夏季才能吃到的蔬菜,塑料大棚改善了农
作物生长所需的()
A.地形B.温度C.土壤肥力D.抗病条件
【答案】B
【解析】北方地区冬季寒冷,塑料大棚不阻挡太阳辐射的短波辐射,但却能阻碍地面的长波辐射,
从而使大棚内热量不能辐射出去,所以气温比外界较高,改善了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温度条件,生
产出反季节蔬菜,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相关知识。
17.下列诗句中,描写气候的是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江汉春风起,冰霜昨夜降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气候特点的理解。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的平均状况,一
般比较稳定,变化较小,故判断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年年如此,都有冰雪,故判断
A是气候。
【考点】世界的气候
18.读下图回答各小题:
【1】这一天,该地的气温月较差是
A.11.5○CB.10.5○C
C.9○CD.67.5○C
【答案】A
【解析】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气温曲线图的读图方法。根据气温变化曲线图,横坐标是一天
中的时间,纵坐标是气温,由图上最高处对应的气温为39.0℃,最低处气温对应的气温是27.5℃
可以判断,气温的日较差为39.0℃-27.5℃=11.5℃,故判断A是正确的。
【2】下列对人们生产、生活描述,与这一天上饶所处季节不相符的是
A.学校放暑假B.农民采春茶
C.超市大量销售消暑食品D.人们用电风扇或空调降温
【答案】B
【解析】根据气温的情况进行判断,最低气温是27.5℃,说明是在夏季,故判断ACD都是正确
的,与季节不相符的是B农民采春茶,故选择B.
【考点】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9.庐山和青岛均为我国避暑胜地,其主要原因分别是()
A.洋流因素和纬度位置B.纬度因素和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和地形因素D.地形因素和海陆因素
【答案】D
【解析】庐山和青岛均为我国避暑胜地,其主要原因不一样。庐山的地势高,随着海拔的升高气
温在降低,所以气温较低;青岛地处沿海地区,海洋的物理性质比较稳定,所以气温变化的较小,
夏季气温较低,主要受海陆因素的影响。
【考点】D
20.世界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
A.降低B.升高C.不升不降D.无变化
【答案】A
【解析】世界上气温分布的规律是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世界上平均最高气温最高的地方
位于非洲的北部,世界上平均气温最低的地方是南极洲。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
点评:影响气温高低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等。低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大,
一般气温较高。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降水也会出现相应的变
化。在地球表面,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每升高100米,大约降低0.6℃。
2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了下列哪个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A.纬度B.海陆分布C.地形地势D.洋流
【答案】C
【解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意思是说山下四月过去了,山上还是气温较低,桃
花才盛开,原因是受地形地势影响。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地点连起来的线。气温分布的规律:(1)纬
度与气温分布(纬度影响气温分布):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气温向北方向升高为南
半球,向南升高为北半球(2)海陆与气温分布(海陆影响气温分布):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低,
冬季反之。(3)地势(地形)与气温分布(地形影响气温分布):地势(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海拔每升高
100米气温约降低0.6℃。
22.下图天气符号,表示天气的状况是:
A.阴转小雨,西北风六级
B.多云转小雨,东南风六级
C.晴转大雨,东南风六级
D.阴转小雨,西北风三级
【答案】A
【解析】根据风向是指风的来向,风力是指风的强弱,用风级表示,有1~12级风,风向标宽的
一头表示风向,箭尾指向风的去向,即大头吹小头,题中应为西北风六级,天气符号为阴转小雨。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着的;气候:一个地方
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天气的两个特点:①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不同;②
不同时刻,同一地方的天气也可能不相同。卫星云图的颜色与天气: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
地,蓝色绿色区域都为晴天;白色是云雨区,白色愈白云层愈厚,降雨的概率越大。风尾在风杆
的右侧。天气预报:预报阴晴、风雨、气温等。天气符号。空气质量:了解空气质量的内容;明
白空气质量的意义;认识空气质量的指数、级别及状况等。
23.下列词语中描述天气的是()
A.四季如春B.终年炎热C.暴风骤雨D.风调雨顺
【答案】C
【解析】天气: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变化着的;气候: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
均状况,一般变化不大。天气的两个特点①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不同;②不同时刻,同一
地方的天气也可能不相同,所以ABD表示气候,时间长,C表示天气,时间短,变化大。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卫星云图的颜色与天气: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蓝色绿色区域都
为晴天;白色是云雨区,白色愈白云层愈厚,降雨的概率越大。风向和风力与风向标:①风向是
指风的来向②风力是指风的强弱,用风级表示,有1~12级风③风向标宽的一头表示风向,箭尾
指向风的去向,即大头吹小头④风尾在风杆的右侧。天气预报:预报阴晴、风雨、气温等。天气
符号。空气质量:了解空气质量的内容;明白空气质量的意义;认识空气质量的指数、级别及状
况等。
24.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南极洲的最高气温一般会出现在()
A.每年的1月B.每年的2月
C.每年7月D.每年的8月
【答案】A
【解析】由于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的变化,南北半球季节相反.南极大陆在南半球,南极大陆
上的最高气温应出现在南半球的夏季,即1月。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
点评:世界气温年变化规律为: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高值是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南
半球大陆上月平均气温最高值是出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北半球大陆月平均气温最低值是出
现在1月,海洋上是2月,南半球大陆上月平均气温最低值是出现在7月,海洋上是8月。
25.读“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带的范围大体一致。
(2)年平均气温最低的是在洲,最高的是在洲。
(3)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向逐渐降低。
(4)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10℃,这是因
为。
(5)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主要原因是南半球。
【答案】(1)热带(2)南极,非(3)赤道,两极
(4)地势(海拔)高(5)海洋面积广阔
【解析】(1)图中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的地区,同五带中热带的范围大体一致;(2)年平均
气温最低的是在南极洲,纬度高,气温低,最高的是在非洲,位于低纬度地区,有热带大陆之称;
(3)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4)亚洲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区,年
平均气温在0℃以下,比同纬度其它地区低10℃,这是因为地势高,海拔高;(5)南半球的等
温线比北半球平直,主要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广阔。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等温线:在地图上把气温相同的地点连起来的线。气温分布的规律:(1)纬
度与气温分布(纬度影响气温分布):世界气温从低纬度向极地逐渐降低。气温向北方向升高为南
半球,向南升高为北半球;(2)海陆与气温分布(海陆影响气温分布):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海洋
低,冬季反之;(3)地势(地形)与气温分布(地形影响气温分布):地势(海拔)升高气温降低,海拔每
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平原比高原气温高。气温与高度的计算:甲(乙)气温=乙(甲)地气
温±甲乙两地的温差;甲乙两地的温差=两地的相对高度×0.60C/100米;等温线图的判读。
26.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
【答案】0.6
【解析】在一定高度内,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降低的幅度为每升高100M,降低约0.6
度。
【考点】气温的变化因素。
点评:气温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可基本认为是从赤道向两极降低;在垂直方向上随海拔升高而降
低,大致规律为:每升高100M气温降低0.6度。
27.在北半球,一般越往北气候越寒冷,这是因为越往北……………()
A.距海越近B.河流越多C.地势越高D.纬度越高
【答案】D
【解析】在北半球,一般越往北气候越寒冷,这是因为越往北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低,太
阳辐射少。
【考点】本题考查气温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气温受地形地势、海陆因素的影响;气温分布规律等知识。
28.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共4分)
(1)图中A处气温比周围地区气温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图中B处气温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图中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的等温线____________(平直、弯曲),其主要影响因
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海拔高(2)纬度高(3)弯曲海陆因素影响(陆地广)
【解析】(1)图中A处气温比周围地区气温低的原因是海拔高;(2)图中B处气温低的原因是纬度
高;(3)图中北半球的等温线比南半球的等温线弯曲,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海陆因素影响,受海陆热
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海陆相间分布。
【考点】本题考查气温的知识。
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气温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地势与气温的计算等知识。
29.读北京气温日变化曲线图,回答问题。
【1】北京此日最高温出现在
A.中午12点B.午后两点左右C.日出前后D.日落前后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北京此日最高温出现在午后两点左右。
【2】北京此日气温日较差大约为
A.23.6℃B.8.7℃C.14.9℃D.17.3℃
【答案】D
【解析】北京此日气温日较差大约为23.6℃-6.3℃=17.3℃。
30.在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一月的陆地B.七月的陆地C.一月的海洋D.七月的海洋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气温的相关知识。在北半球,一年中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的陆地。
31.某校气象小组对某一天的气温进行了测定(如右图),读图完成1-3题。
【1】测定的4次气温中,为14时测定的是
A.甲B.乙C.丙D.丁
【答案】C
【2】该天的平均气温是
A.15℃B.12℃C.3℃D.9℃
【答案】D
【3】3℃气温测定的时间应该是
A.2时B.8时C.14时D.20时
【答案】A
32.下面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小的是
①②③④
A.①B.②C.③D.④
【答案】B
【解析】略
33.在我们鞍山地区,要使房屋获得最好的光照条件,窗户应开在房屋的()
A.南墙B.北墙
C.西墙D.东墙
【答案】A
【解析】鞍山地区是位于北半球的中纬度,太阳直射点在其南边,所以要使房屋获得最好的光照
条件,窗户应开在房屋的南墙,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来回移动,与东面和西面没有关系,故
选A。
【考点】本题考查在我国北回归线以北的光照.
34.关于气温日较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早晚气温之差
B.一天中最高与最低气温之差
C.2时与14时气温之差
D.气温记录最高与最低值之差
【答案】B
【解析】
一天内气温的高低变化,为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的差,被称为气温日较
差,它的大小反映了气温日变化的程度。一般情况下,陆地上一天中的最高温值出现在14时前
后,最低温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35.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
A.8点B.2点
C.14点D.20点
【答案】C
【解析】气温的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一天中太阳辐射最强时是中午12:00,但热量在地面需要
加热一段时间,大约在14:00,气温达到一天中最高,故选C。
【考点】本题考查一天中的最高气温。
36.受海陆的影响,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夏季陆地气温高B.夏季海洋气温低
C.冬季陆地气温高D.冬季海洋气温高
【答案】C
【解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但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是其主
要影响因素。由于海陆的比热容不同,夏季,陆地吸热快,气温高,海洋吸热慢,气温低,所以
陆地气温高;冬季陆地散热快,气温低,海洋散热慢,气温高,所以陆地气温低,C错,故本题
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37.民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指()
A.气温与农业的关系B.降水与农业的关系
C.气温与工业的关系D.降水与工业的关系
【答案】B
【解析】
农业的发展受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两大因素,因为“风调雨顺”是
描写的是降水方面,“五谷丰登”描写的是农业方面,因此这民谚反映了降水与农业的关系,故本
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气候。
38.一天中陆地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A.中午12点B.子夜
C.午后2点D.日出前后
【答案】D
【解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
在日出前后。气温日较差等于一天中最高气温减一天中最低气温。
【考点】该题考查气温变化规律。
39.读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根据等温线判定该图属于半球A、B两地属于海洋的是,属
于陆地的是,为什么?。(共计8分)
【答案】北AB北半球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解析】
根据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在南北半球,无论七月或一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因此,
等温线值由南向北递减为北半球,反之为南半球。据图可知:图中等温线的数值由南向北逐渐降
低,这表明该图表示北半球。冬季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低,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海
洋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夏季陆地比同纬度的海洋温度高,陆地上的等温线向高纬弯曲,海洋
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据图可知:此时A地的等温线向南,也就是向低纬凸出,而B地等温线
向北,也就是向北凸出,说明此时B地的温度高于A地,则A地为海洋,B地为陆地。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40.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四次。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时刻2时8时14时20时
气温(℃)
251510
A.中午12点B.午夜0点
C.午后2时D.日出前后
【答案】C
【解析】
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
后,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41.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冬季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陆地气温高
B.夏季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海洋气温高
C.同纬度地带内,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高
D.气温从低纬度地区向两极递减
【答案】D
【解析】根据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气温从低纬度向两极降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夏季陆地气
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海洋气温高,陆地气温低;同纬度地带,高山高原比平原气温低。所以
A、B、C不对,只有D对。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42.世界上7月份最热的地方是()
A.巴西亚马孙平原B.吐鲁番盆地
C.非洲丛林D.20°N~30°N的沙漠地区
【答案】D
【解析】
赤道附近终年处于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因此多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烈;
再加上赤道附近海洋广阔,海洋的热容量较大,升温幅度小,因此该处没有形成世界上7月份最
热的地方,巴西亚马孙平原、非洲丛林就位于赤道附近,排除A.C;吐鲁番盆地被称之为我国的
火洲,但纬度位置较高,热量没有20°N~30°N的沙漠地区充足,没有形成世界上7月份最热的
地方,所以排除B;而20°N~30°N的沙漠地区比赤道附近陆地广阔,陆地热容量较小,升温快。
加之7月份,直射点刚刚离开北回归线,太阳辐射强度大,因此形成世界上7月份最热的地方,
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气候。
43.“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
A.天气B.气候
C.温度D.季节
【答案】A
【解析】
天气是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阴晴云雨等具体状况,具有多变性;而气
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稳定性。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描
述的都是一个地区短时间的具体状况,指的是天气,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多变的天气。
44.下列温度带中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
A.北温带B.热带
C.南寒带D.北寒带
【答案】A
【解析】
习惯上,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以及是否有太阳光线的垂直照射、是否有极昼和极
夜现象,即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将地球表面划分为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和
南寒带五个温度带。一般来说:极圈以内的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终年严寒,为寒带;回归线以
内的地区,有太阳直射现象,终年高温,为热带;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既无太阳直射现象,
又无极昼极夜现象,为温带,四季分明变化最明显,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45.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世界年平均气温水平分布的规律是:从向,气温逐渐。
(2)从各大洲来看,年平均气温最高的是洲,最低的是洲。
(3)观察南北半球的等温线,可见等温线比较平直的是(南、北)半球。
(4)观察图中青藏高原附近的等温线,发现那里的气温(高、低)于陆地同纬度其他地区,
有此可知同纬度的陆地,海拔越高,气温越(高、低)。
(5)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读下图,已知A、B两点纬度相同,A点在陆地上,B点在
海洋上,由图可见A点气温比B点(高、低),说明此时为(夏、冬)季。图中所画区域
在(南、北)半球,判断依据是:。
【答案】(1)赤道、两极、降低
(2)非洲、南极洲
(3)南
(4)低、低
(5)高、夏、南、气温向南降低
【解析】
(1)世界气温主要受到太阳辐射的影响,在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角大,气温高,而在高纬度地
区的太阳高度小,气温低,所以呈现出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分布特征.
(2)从气温分布图来看,平均气温最高的是非洲,因非洲是热带面积最大的大洲;而气温最低
的是南极洲,南极洲是纬度最高,太阳高度最小的大洲.
(3)由图可知,南半球的气温曲线更平直,因为南半球海洋面积占80%,地表均匀,所以气温
分布较均匀.
(4)由图可知,经过青藏高原的等温线明显低于同纬度其他地区,是因为这里的海拔高,导致
气温低.
(5)由图可知,此时陆地气温要高于海洋,说明是夏季,因热力性质的差异,陆地气温升温快,
海洋气温升温慢;从气温分布图可以看出,这里是位于南半球,因为气温是向南递减.
【考点】本题考查海陆气温差异的有关知识.
46.我国庐山成为避暑胜地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因素B.海陆因素
C.洋流因素D.地形因素
【答案】D
【解析】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以及人类活动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世界气温大体上
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夏季,同纬度陆地气温要比海洋气温高,冬季,同纬度陆地气温要
比海洋气温低;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一般来说,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我国庐
山之所以能成为避暑胜地主要是因为地势高,使得该地气温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低,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47.“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可能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影响()
A.纬度位置B.经度位置
C.海陆分布D.地形地势
【答案】D
【解析】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是影响气温的重要因素,其中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人间
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意思是说:当山脚下平原地区的花儿开败了,而山上寺庙中的桃
花才刚刚盛开。这主要是受地形地势的因素影响,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48.读五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看图分析回答(8分)
(1)A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附近地区。五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______图。
(2)C城市所属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的_______岸。(东、西)
(3)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的是_______城市。在_________地区分布最典型。
(4)E地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气候。B、C、D、E城市位于_____半球。
(5)E地当地常见的传统民居的形式多为_________。(选择代号填写)
A.高脚屋B.冰屋C.墙厚、窗小的平顶屋D.尖顶瓦房
【答案】(1)赤道B
(2)西
(3)D地中海
(4)热带沙漠北
(5)C
【解析】
(1)在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一般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
侧表示降水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
可以知道气温最高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
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据图可知:A城最冷月均温都在20℃以上,应该位于热带地区,降水
全年都比较丰富,应该为热带雨林气候,位于赤道附近;气温的年较差就是一地一年中最热月均
温和最冷月均温的差值,从温度曲线上来看就是温度曲线起伏程度,一般来说:起伏度越大,气
温年较差就越大,据图可知:B图温度曲线最曲折,气温年较差最大。
(2)据“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可知:C城市的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降水全年比
较均匀,为温带海洋性气候,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
(3)据图可知:D图最热月出现在每年的7月份,而此时是一年中降水最少的时候;最冷月出
现在每年的1月份,此时降水最多,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为地中海气候,
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
(4)据图可知:E地全年高温,降水极少,为热带沙漠气候;根据太阳辐射在地表的分布规律可
知:气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份的为北半球;最高气温出现在南半球的为南半球,B、C、D、E城
市最高气温都出现在7月份,故位于北半球。
(5)世界各地民居的建筑风格有很大的不同,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很大关系,热带沙漠气候
区由于气候炎热,为了减少热量的传递和风沙的入侵多建墙厚、窗小平顶的碉堡房。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气候。
49.关于地势与气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B.越向高空,气温越低
C.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降低0.6℃D.地势越高,气温越高
【答案】A
【解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因素、海陆因素和洋流因素等,地势对气温的
影响是: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同纬度地区,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故选项A符
合题意。
【考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50.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A.从高纬向低纬降低B.从低纬向高纬降低
C.从平原向山地降低D.从海洋向陆地降低
【答案】B
【解析】
由于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在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处,太阳高度角不同,一般来说:纬度越低,太
阳高度角越大,气温越高;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角越小,气温越低,所以气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
的一般规律是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故本题选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51.东莞暑假酷热难当,如果父母打算带你去旅游避暑,最理想的避暑地点是下图中的()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气温的分布规律。“暑假酷热难当”,“旅游避暑”等字眼,表明了时间,也就
是夏季,据图分析,各选项中,只有C选项的7月份的气温最低,故选择C。
【考点】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52.某日的城市天气预报,哈尔滨的天气状况如图,下列关于哈尔滨该日的天气状况叙述正确的
是:
A.多云转大雨,西风6级气温日较差9℃
B.晴转多云,西风6级,气温日较差5℃
C.多云转大雨,东风6级,气温日较差9℃
D.晴朗气温日较差9℃
【答案】A
【解析】
天气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影响较大,为了更好地了解天气,利用天气,我们要记住一些常见的天
气符号图;风的符号有风杆与风尾两部分组成,风尾表示风级,一杠代表2风级,风杆表示风向,
带风尾的一端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据图可知:哈尔滨该日的天气状况是多云转大雨,西风6级
气温日较差9℃,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多变的天气。
53.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上,南半球等温线比较平直,原因是南半球()
A.地势低平B.平原面积广阔
C.海洋广阔D.受太阳光热均匀
【答案】C
【解析】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以及人类活动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南半球由于海洋面积广大,
使得气温受海陆、地势的影响不大,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因此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比较
平直,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54.一天当中,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
A.2时B.日出前后
C.14时D.18时
【答案】B
【解析】根据测量气温一天的变化规律可知,一天当中,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
温出现在午后2时。所以B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气温的日变化。
55.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
A.夏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B.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D.海洋气温年较差大
【答案】B
【解析】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相比,陆地年较差大,海洋的年较差小。所以正确的是B。
【考点】该题考查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56.读气温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A地各月气温大都在°C以上,气温年较差最,属于带。
(2)B地七月气温约在°C,一月气温约为°C,气温年较差为°C,由此可知,它属
于(热、温、寒)带。
(3)B、C两地都位于(南或北)半球。
(4)C地终年气温(高或低),从纬度考虑,它应该位于(高、中、低)纬度地区。
【答案】(1)20小热
(2)25-530温
(3)北
(4)低高
【解析】
(1)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先看横坐标,表示月份;再看纵坐标,表示12个月的气温,然后读出
每个月的气温值,就可以看出哪个月气温高,哪个月气温低。由此可知:A地各月气温都在20℃
以上,终年炎热,年较差小,属于热带。
(2)气温年较差是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月平均最低气温的差。B地7月气温最高约25℃,1月气温最
低约-5℃,年较差约30℃,由此可知C地属于温带。
(3)BC两地都是7月份气温最高,1月份气温最低,所以BC都位于北半球。
(4)C地最高气温5℃左右,最低气温-28℃左右,所以各月气温都很低。由于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所以应位于高纬度。
(5)【考点】该题考查气温的变化和气温曲线图。
57.读"某地7月等温线分布图",回答判断下列各题:
(1)该地区位于北半球,原因是气温向北递减。()
(2)A.B两地中,气温较高的是A地。()
(3)若A.B均在陆地上,则两地温度的不同是由于海拔高度方面存在差别。()
(4)若A.B一个在海洋、一个在陆地,则B地位于陆地。()
【答案】(1)√
(2)√
(3)√
(4)×
【解析】
(1)由图中的等温线可知,该等温线是自南向北递减,说明该地区是位于北半球,所以正确。
(2)A.B两地中,A的气温是大于10℃,而B的气温是小于10℃,所以气温较高的是A地,故
正确。
(3)若A.B均在陆地上,则两地气温不同是由于海拔高度方面存在差别,说明B地的海拔更高,
A的海拔更低,故正确。
(4)若A.B一个在海洋,一个在陆地,则B的气温更低,而这时候表示的是北半球7月份的气
温分布,此时陆地的气温会更高,所以A是陆地,B是海洋,故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气温分布的有关知识.
58.下图,表示的地形中,气温最高的是()
A.A处B.B处C.C处D.D处
【答案】A
【解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但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是其主
要影响因素。一般来说,近地面是大气的主要的直接的热源,海拔越低气温越高,海拔越高气温
越低。因此据图可知A处气温最高,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59.“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现象反映气候受到下列哪一因素的影响()
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因素D.人类活动
【答案】C
【解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一现象说的是山下的花已经凋谢,但山上的花才
开始开,说明同一个地方,由于地形海拔的不同,出现了气温的差异,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故
选C.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对气温的影响.
60.(9分)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地形雨”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各
题.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
(2)图中A半岛上的人们主要信仰_________.这里的男人们头上缠着头巾、身着白色长袍,
你认为这种服饰文化的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_________.
A.石油资源B.气候特点C.审美情趣D.种族冲突
(3)图中B大洲目前还无人定居的原因是_________,当地真正的“主人”是_________,它是
南极地区的象征.
(4)“地形雨”形成示意图中的C、D二点,降水多的是_________点,为山地的_________
坡.此图反映的是_________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答案】(1)从赤道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纬度因素;
(2)伊斯兰教;B;
(3)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多狂风,气候十分恶劣,不适合人类的居住;企鹅;
(4)C;迎风;地形.
【解析】
(1)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以及人类活动等是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一般来说,纬度
越低太阳高度角越大,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越多,气温越高;反之气温越低。因此全球气温自赤道
向两极逐渐降低。
(2)据图可知:A为阿拉伯半岛,这里主要是阿拉伯人的聚居区,居民大多信仰的伊斯兰教;由
于这里地处副热带高气压带,气候炎热干燥,因此该地区的男人们头上缠着头巾、身着白色长袍,
以达到反射太阳辐射的目的,故本题选B。
(3)据图可知“图中的B为南极洲,该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多狂风,气候十分恶劣,
因此目前还无人定居;企鹅成为南极地区的真正的“主人”。
(4)含有充足水汽的气体;在前进过程中遇到高山等地形的阻挡,沿山坡抬升,水汽冷却凝结,
在迎风坡形成丰富降水,而在山的背风坡,由于气流沿山坡下沉,温度会不断上升,水汽难以凝
结,所以降水很少。据图可知:C为山地的迎风坡,所以降水较多。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气温和气温的分布、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本文发布于:2023-02-16 07:32:25,感谢您对本站的认可!
本文链接:http://www.yoguilin.com/write/167650394528243.html
版权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仅供演示用,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